中国房价的变迁史

剪不断的房产情结

中国人民历来对房子有很深的执念,自古就把房子当成安身立命之所。《汉书·元帝纪》说道:“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有了房子便有了依托,生活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资治通鉴》曾说“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表明田地和房产是财富、阶级、社会地位最直接的象征。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中,我国社会长时期处于封建统治之中 ,历朝历代的君主通常会大兴土木,兴修奢华的宫殿、古雅的园林。官宦之家也会建造精致的府邸,一些权臣同时喜欢在家乡办置房产,把它看做一种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象征。明清时期的商人积累了财富,往往不会将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于置购房地。此外,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甚至是封建时代之后出现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也都对土地和房产充满了强烈的欲望。

显然中国人对买房的热情是不分阶级、不分时代的,几千年来一如既往、从未减退,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进入到现代社会,房子虽然只是钢筋混凝土的产物,但它却承载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以轻易支配部分人的一生。

想想看,是否有人因高房价黯然离开一座心仪的城市?是否有人因一座房子不能和心爱的姑娘执手偕老?又是否有人因高额的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些都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真实生活的缩影,究其原因就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房价太高了!

那么中国房价是如何一步步攀登到如今这个高峰的呢?

其实自从1987年有了官方统计以来,中国房价的变迁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我把它归结为:蛰伏时代、变革时代、向阳时代以及盛世时代。从计划经济的福利分房逐步演变成掏空“六个钱包”才能买一套房,房价已然跨过时代鸿沟、完成了历史性的飞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01 蛰伏时代(1987-1997)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十年,但部分领域的市场化仍远远不足。其中住宅方面仍主要以计划经济的福利分房为主,即各企事业单位盖住房,然后按级别、工龄、年龄、居住人口辈数、人数、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条件分给一部分人居住。

当然市场中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商品住宅,据悉198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697万平方米,总量上似乎也不少,可相对于庞大的国民总数,实在太少,只能满足几十万人的居住需求。当年的全国平均房价是多少呢?接近408元/平方米。看起来不高,但相对于当时的居民收入,也属于不可承受之重

02 变革时代(1998-2007)

1998年是房地产发展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在连续两年的北戴河会议酝酿之后,当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核心内容就是从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货币化,并要求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出台此政策之后,房子的单价跃上2000元。按理来说房地产市场化之后,释放出经济活力,房价理应大涨,但实际上并没有。1998-2000年,房价维持不动甚至略有下跌,可见市场上对住房的需求并不强烈,当然也没人能预想到这是疯狂的开始,是最好的上车机会。此外,房价保持平稳而没有增长与当时遭遇亚洲金融危机也有一定关系。

房价在2001~2003年还是给足了很多人上车机会,小幅上涨(3%-6%)。不过也就是在当时,市场上出现了房产泡沫的声音,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瞥一眼现在的房价,真是觉得当时的言论荒唐可笑。

而从2004年开始,房价开始如脱缰之野马,再也不给看跌者以机会了。全国平均房价一路疯涨直至2008年,每年涨幅高达15%左右(除了2006年)。

图片来源:凯风

上涨原因:

1)货币供应量增加。外汇储备激增,外汇占款激增,也就意味着央行将供给大量的基础性货币(又称高能货币),而货币供应量与基础性货币存在乘数效应,将导致货币供应量激增,这些货币就是强大的购买力。

2)市场趋势。从那时开始国退民进(国有产权交易出让、民营经济进入)停止,大量资金寻找出口,银行利率太低,股市行情又差,PE投资基本没有民资的份儿,债券市场不发达,就剩下投资房子了。

3)土地供应运作。全民经济开发区风潮基本夭折,于是地方政府找到了卖地这个更好的方法。2004年8月31日全国统一结束了经营性土地协议出让的形式,全部实行招、拍、挂供应开发用地,一些原来以较低价获得的协议出让土地,在开发经营时,自然会以土地招、拍、挂的时价测算商品房的价格,从而获得最大利润。土地成本提高,房价自然提高。

4)其他方面。供需不平衡、城市化进程推进、人口红利、供应结构不合理、住房改善需要等等因素也都是造成房价上涨的原因。

总体来看,当时国内的经济基本面较好,房价上涨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

03 向阳时代(2009-2014)

1)危机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市场陷入极度低迷,中国的出口贸易受到极大影响,大量中小出口企业关闭,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在经济下滑的基本面下,居民购买力下降(当时贷款买房还没有成为主流,中国居民储蓄率非常高,杠杆一直很低),房地产行业必然是首当其冲,个别地方房价跌幅近30%,这也是第一次让人们意识到房价不是永远上涨的神话!

2)方法

为了提振经济,4万亿计划横空出世,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开启了大基建时代,广泛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产能过剩产业得以重生,中心城市圈得以迅速发展。通过这种扩大投资的方式成功拉动内需,GDP增长显著,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经济率先回暖升温。

2008年M2开始飙升,表明货币供应量过于充足
2008年之后GDP也开始保持高速增长

3)效应

在这种大水漫溉似的经济政策下,大量资金涌入到房地产行业,房价实现了暴涨,同时涌现出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和相关从业者,不管你是否有经验、有能力,只要踏入这个行业就能吃足这波红利,就像雷军说过那样:在风口上,猪也能飞。

另一方面银行开始鼓励贷款买房,买房只需三成首付,很多买不起房子人的瞬间有了购买房子的资本,纷纷加杠杆上车,房子需求量大增,房价又有了上涨的源动力。

4)结果

相比于2008年,09年全国房价涨幅高达 23.2%。中央为了防止房地产过热,开始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给楼市降温。从"国四条"到"国十条",从"新国八条"到"新国五条",短短几年,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然而房价却如拔苗助长般疯涨,这说明有时候有形的手也无法轻易的控制市场的走向。但说实话,中央层面只是希望房地产不要过热,但绝不是扼杀房地产行业,让房价回归真正的理性。相反,当楼市疲软时,各种救市政策就会随之降临。

图片来源:凯风

在这种大放水背景下,货币超发以及货币宽松并没有造成国内产生恶性通货膨胀,房地产这个蓄水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信未来股市会替代楼市承担起这个责任,毕竟房地产这个池子已经接近满溢了。

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显而易见,但之后并没有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04 盛世时代(2015-至今)

这一轮上涨持续到2014年,房价再次疲软。过去几年从一线城市再到十八线城市都在疯狂搞基建,无论走到哪里你都可以看到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全国住宅库存量实在是太大了,供给端已经远远超过需求端。记得当时我正在上大二,连老师都说整个土木行业要走下坡路了,要我们做好转行的准备,可见当时的整个行业都笼罩着一种悲观情绪。

果然,当楼市降温之后,中央立马出击给楼市升温,2015年“去库存”口号响彻全国。货币再次宽松,鼓励信贷资金入市,于是资本嗅到了利益的味道,通过信托、资管通道、民间借贷等途径再次大幅流入房地产,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变相零首付,信用卡套现去付首付款的方式加杠杆入场。当人们看到楼市回暖之后,买涨不买跌的心里使得他们再次追涨,导致房价出现了第三波上涨。

回过头来看,在当时那个时间节点进场,无论是刚需也好,投资也罢,都证明他们做了极其正确的选择。2016年-2019年,房价再次起飞,而国民收入增长幅度永远跑不赢房价的增长幅度,房价终于达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境地,让人望而却步。这轮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城市扩张及发展。近几年一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速度足以让人惊叹,城市圈逐步扩张,各类产业百花齐放,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人们争相涌入,同时各大城市的人才引进、落户宽松政策给年轻人降低了门槛,而若想真正的在城市扎根,就必须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因此房子需求大涨。相反的,农村以及一些欠发达城市遭到架空,人口流失严重,逐渐失去了市场活力,房价毫无上涨动力。

2)棚改货币化安置。简单来说就是把城市里的老破房给拆了,不是直接补偿房子,而是发钱,这就是货币化安置。当拆迁户拿到大量现金后,总得买套改善性住房,从而导致房地产行业异常火爆,一度将部分地区买房首付比哄抬到70%。棚改货币化安置只是短期内急剧释放了刚性住房需求,棚改规模越大,地方房价泡沫越大。棚改透支的是未来几十年的居民劳动力。

3)炒房。马克思说:“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当辛辛苦苦做实体产业以及投资股市均远不如炒房赚钱时,资本就会流入房地产逐利,老百姓的钱也会跟风进入楼市,全民参与共同吹大这个泡沫,某某炒房团其实就是这种大环境下所催生的特殊产物。

4)土地。如果把房子比作面包的话,那么土地就相当于面粉,所以面粉的价格是影响面包价格的最直接因素。将现有的房价刨去房子的建安成本(大概1000-3000元/平米),再除掉房地产公司的利润空间(大概在30%左右),剩下的都是土地成本,可见土地成本才是房价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出让金是财政收入的重头,如果卸掉土地收入这个担子,其他税收目前还不足以填补其留下的空白。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土地供应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当未来土地供应这条腿断了之后,房产税的出台就越来越近了。

1)蛰伏时代:计划经济下的福利分房为主导,商品住房市场活力暂未释放

2)变革时代:实行住房货币化,在较好的经济基本面之下,房价良性上涨,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

3)向阳时代: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开启4万亿经济计划,房地产如同蓄水池般吸纳了大量资金,老百姓通过信贷加大杠杆上车,房价亦水涨船高。

4)盛世时代:始于消化库存,终于房住不炒。在政策、资本、人心等等因素的催动之下,房价似乎终于攀登顶峰,圆满完成了历史性任务,也是时候退出舞台了。

至于未来,房价是盛极而衰还是持续绚烂,我们也应该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是喜哥,欢迎您关注公众号:只争朝与喜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