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名新闻工作者走进成都高新区|成都市

  对于每个选择它作为职业的人而言,“记者”二字都是一种不可辜负的存在。无论何时何地,这个身份都激励着他们深入一线,做好人民的“双耳”和“双眼”。11月8日,在第23个记者节当天,60余名新闻工作者走进成都高新区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和高新减灾研究所,通过参观、采访和交流,感受城市发展的脉搏,对“如何讲好成都故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门口,是一扇刻有古代成都地图的青石大门,其上清晰地呈现出千年前成都的城市脉络,大大小小的街巷纵横交错。穿过这扇门,进入科技感十足的展厅,仿佛一瞬间踏入了未来的世界。透过展示屏、实物和模型,高新区在科技前沿的探索和实践变得简明直观。

  能够远程完成诊断的5G救护车、植入可记录运动数据芯片的智慧鞋垫、对运动者进行动作捕捉分析的健身“魔镜”、无人驾驶公交车和无人出租车……看到先进技术在生活场景中得到多元应用,这让来自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的李申建颇为感慨,“确实要来到现场,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这些产品充分证明,成都对科技的重视能够实实在在地普惠市民。”

  许多人对于地震预警的“大喇叭”和手机弹窗都不陌生。然而鲜有人知道,这项“黑科技”从无到有、从幕后走到台前,有一群功不可没的人——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和他的团队。在高新减灾研究所,王暾向新闻工作者们介绍了地震预警技术的前世今生。

  2008年汶川地震后,留学奥地利的王暾回国开始研究地震预警,于2011年首次成功发出地震预警。作为灾害预警领域的探路者,十余年间,王暾和团队的研究填补了25项业内技术空白,而他用12个字总结这个历程——创造孤独、承受孤独、享受孤独。

  刚刚加入新闻工作者行列的锦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胡诚表示,他会以王暾教授的钻研精神鞭策自己,努力写出真实、准确、生动的报道。

  作为新闻人,若要充分地表达,必然要深刻地经历。从业近20年的李申建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记者要深入到新闻的第一现场,体会基层的冷暖万象,写出的作品才会有感情和思考,也因此拥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新闻行业可以让我见证无数精彩的故事,让我和时代一起成长。”成都工业学院全媒体负责人张金凤表示,做好每一次采访,写好每一篇稿件,做好每一个视频,就是对新闻最大的尊重,不负“记者”二字的重量和荣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张芷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