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統計|年齡中位數上破46歲|3成港女嫁內地男...30年來四大新趨勢
香港人口統計|政府統計處出版《香港人口趨勢1991-2021》,過去30年以來,香港人口的增長、年齡及性別結構等皆出現轉變,其中,港人性別比例失衡、初婚年齡上升及生育率下降的問題較為明顯。《香港財經時報》揭示近30年來人口變化的4大新趨勢。
據《香港人口趨勢1991-2021》顯示,在1991年至2021年期間,香港人口由575萬人增加至741萬人,平均每年增長率為0.8%。
在1993年至1996年期間,由於有些早年移居外地的人士回流,人口錄得高增長;其後直至2019年,除了在2003年可能受SARS爆發而錄得人口下跌,人口增長維持平穩並處於低水平。
報告指,由於生育率下降及死亡情況不斷改善,人口高齡化的現象持續,人口年齡中位數由1991年的31.6歲,上升至2021年的46.3歲。
適齡學童人口顯著減少,而退休年齡人口則大幅增加。這兩個情況的綜合效應是,人口的年齡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由1991年的31.6歲上升至2021年的47.3歲。
香港的生育水平在過去30年呈現下跌的趨勢。以下是自1991年以來的總和生育率走勢︰
年份 | 每千名女性相對活產嬰兒 |
1991年 | 1,281個 |
2003年 | 901個 |
2012年 | 1,285個 |
2019年 | 1,064個 |
2021年 | 772個 |
在過去30年間,人口持續趨向非年青化及高齡化,15歲以下的人口數目及比例顯著下跌,反映生育率不斷下降,同樣情況亦在15至24歲的年齡組別中出現。相反,65歲及以上人士在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中的比例,則從1991年的8.9%,持續上升至2021年的20.5%。
香港在1991年至2021年間的死亡率持續下降,以致平均預期壽命上升。以性別劃分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如下︰
男 | 女 | |
1991年 | 75.2年 | 80.7年 |
2021年 | 83.2年 | 87.9年 |
男性的預期壽命明顯較女性的低,所以高齡的男性人數比女性少。香港的死亡統計顯示,男性的死亡人數經常高於女性。1991年至2021年期間,平均每年死亡人數性別比率(即男性數目相對每千名女性的比率)為1,276。因此,在75歲及以上較高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顯著低於1,000。
香港人口的性別比率持續下降,從1991年的1,044,下降至2021年的910(已撇除外籍家庭傭工)。不同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互有差異,尤其於2021年在35至54歲年齡組別的女性人口較男性為多。這是由於大量女性單程證持有人從中國內地到港與丈夫團聚,以及大量女性外籍家庭傭工在港工作。
男性數目相對每千名女性的比率(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年齡組別 | 1991 | 2021 |
0 – 14 | 1 082 | 1 062 |
15 – 24 | 1 072 | 1 049 |
25 – 34 | 1 072 | 973 |
35 – 44 | 1 146 | 850 |
45 – 54 | 1 247 | 792 |
55 – 64 | 1 102 | 904 |
65 – 74 | 907 | 956 |
75+ | 599 | 796 |
合計 | 1 074 | 910 |
在婚姻趨勢方面,統計結果反映出,遲婚情況在香港十分普遍。1991年及2021年的初婚新郎及初婚新娘的年齡中位數分別如下︰
初婚新郎 | 初婚新娘 | |
1991年 | 29.1歲 | 26.2歲 |
2021年 | 32.2歲 | 30.6歲 |
在內地與香港跨境婚姻中,新娘為香港女性、而新郎為內地男性的跨境婚姻有上升趨勢,其佔所有跨境婚姻的比例,由1991年的6.1%,增加至2019年的35.8%。
雖然跨境婚姻數目其後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香港和內地實施關口管制和檢疫措施而大減,但其所佔的比例在2021年仍維持有32.0%。
離婚數字方面,獲頒布離婚令的數目由1991年的6,295宗,顯著上升至2021年的16,692宗。不過,從每5年統計數字看,2021年的離婚令數目及粗離婚率皆較近10年有所回落︰
年份 | 登記結婚數目 | 粗結婚率 (按每千名人口計算) |
離婚令數目 | 粗離婚率 (按每千名人口計算) |
1991 | 42,568 | 6.9 | 6,295 | 1.11 |
1996 | 37,045 | 5.5 | 9,473 | 1.48 |
2001 | 32,825 | 4.8 | 13,425 | 2.00 |
2006 | 50,328 | 7.3 | 17,424 | 2.54 |
2011 | 58,369 | 8.2 | 19,597 | 2.77 |
2016 | 50,008 | 6.8 | 17,196 | 2.34 |
2021 | 26,899 | 3.6 | 16,692 | 2.25 |
而在生育方面,香港每年的活產嬰兒數目從1991年的68,281名,跌至2019年的52,856名。粗出生率(即一年內的活產嬰兒數目相對該年年中的人口)則從1991年的每千人有12.0名,下降至2019年的7.0名。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下,活產嬰兒數目和粗出生率分別進一步下降至2021年的36,953名和5.0名。
在1991年至2021年間,年齡別生育率於較年輕的年齡組別下降,而在較年長的年齡組別上升,反映女性延遲生育。在年齡組別20至24歲的女性,其生育率在過去30年減少了77%,而40至44歲的女性的生育率則上升了91%。
報告指,有關情況是由於現今女性接受更高教育及有更高勞動參與機會,因此她們傾向遲婚。由於遲婚及低次活產的延遲,女性主要的生育年齡從1991年在20至34歲間轉移至2021年的25至39歲。在2021年,25至39歲女性所生的活產嬰兒佔總數的88.9%。
據往年統計數據,在1951年出生的女性當中,有77.4%人在30歲前擁有最少一名子女,但1991年出生的女性的相應比率下降至24.0%。這不單反映女性推遲首次活產的趨向,亦顯示在育齡期末仍未有子女的女性所佔的百分比增加。
在1961年出生的女性,只有22.5%到45歲仍沒有子女,但1976年出生的女性的相應百分比已增至32.9%。
- 遲婚
- 女性獨身情況增加
- 低次活產趨勢平穩
- 高次活產持續低企
- 已婚女性生育率下跌
- 離婚率上升